走进孤独症孩子的世界
时间:2023-12-15 10:15:19
有这样一群人,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。他们像星星一样,看起来离我们很近,但心却离我们十分遥远,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,与外界仿佛失去了联系。我们想要走进他/她,却发现很难,如何能够了解孤独症?让我们一起走进孤独症孩子的世界。
自闭症,又称孤独症,全称孤独症谱系障碍(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ASD),是一种起始于生命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,表现为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,并存在重复狭隘的行为和兴趣,同时可能伴有语言发育障碍、智力障碍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、学习障碍、癫痫等。
据《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》显示,截至2021年中国孤独症(又 称自闭症)的确诊人数已超千万,其中12岁以下患者数量约200万,在中国儿童精神类疾病中位居首位。
具体有哪些表现呢?
一、社会交往障碍
婴儿期,患儿回避目光接触,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,不愿与人贴近。
幼儿期,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,呼之常无反应,对父母不产生依恋,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,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。
学龄期后,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,患儿对父母、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,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
成年后,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,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。
二、交流障碍
1、非言语交流障碍
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。很少用点头、摇头、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。
2、言语交流障碍
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;
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;
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;
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。
三、兴趣狭窄和动作刻板
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,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,如车轮、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。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,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,如:重复蹦跳、将手放在眼前凝视、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