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质缺少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,婴幼儿好发,铁缺乏发生率达40~60%。 铁缺乏的三个发展阶段 1. 缺铁期:储存铁下降,表现为血清铁蛋白下降,但无症状; 2.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:储存铁进一步减少,铁蛋白减少,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,出现一般症状; 3. 缺铁性贫血期:除上述外,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,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,出现多个系统症状。 铁缺乏的主要表现 1. 厌食、偏食、消化不良、生长迟缓; 2. 精神差、烦躁、爱哭闹、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理解力记忆力差、反应迟钝; 3. 免疫力低下,经常腹泻、感冒。 铁缺乏的预防 为了减少铁缺乏对孩子的上述危害,尤其对脑的不可逆转的严重影响,0-6月的婴儿应常规进行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的检查。 对诊断明确的铁缺乏症,应口服铁剂以及补充富铁食物至少3月,并应在吃药后一个月复查血常规。 |